【建党百年】致敬中国美术经典作品中的党史:工业建设新气象

百年风雨,百年奋斗,百年苦难辉煌。从1956年到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十年。工业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等,都是在那个年代开始的。

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联袂上海中国画院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申江水暖——上海中国画院藏社会主义建设主题作品展》遴选部分作品,作为2021“中国旅游文化周”“时代风采”板块与比利时和欧洲民众分享,致敬中国美术经典作品中的党史,回望历史,前瞻未来,再出发!

浦江春潮
谢之光
1958年
151×83cm

为了记录上海工业化建设的脚步、描绘上海工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画院多次派画师前往工厂体验生活,进行工业题材的创作。画师们深入生活 、深入工农群众,为创作收集素材。他们多次赴造船厂、钢铁厂及港口机械制造厂。

新建工业区安亭
陆俨少
无年款
64×44.5cm

“工业建设新气象”展示了画师在考察上钢一厂、上海炼油厂、造船厂、张堰炼砖厂、安亭工业区等工业园区后创作的作品。新事物的描绘对传统中国画家是很大的一个考验。于是擅长画人物的郑慕康、程十发把注意力放在了工厂车间工人的工作场景写真上;朱梅邨、沈迈士、伍蠡甫等一批山水画家则画的是工厂车间劳作的大场面;有西画基础的谢之光、张雪父充分展现了西画对景写生的能力;而作为花鸟画画家的唐云则把工厂作为背景,通过描绘树木花草的欣欣向荣来展现工业建设的蒸蒸日上。

此次展出的工业建设题材作品主要聚焦这一时期内上海工业建设的蓬勃风貌,有表现上海建设工业化制造的场景,如《转眼高炉顶上天》《时间就是钢 钢就是力量》;有反映上海工业化高潮的作品,如《干劲》;有描绘各类大厂生产作业场景的作品,如 《上海炼油厂一角》等。这些作品在表现上海工业化建设的同时,也在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当时的建设者的智慧。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热爱生活的大国工匠,是平凡中的高尚,是普通人的责任和担当。

时间就是钢 钢就是力量
陆抑非
1958年
136×69cm

干劲
董天野
1958年
90.5×76.5cm

朱梅邨的《抢修炉子快出钢》《和火箭比速度》以及张雪父的《为钢而战》同为考察上钢一厂时所创作的,与以往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创作题材不同,皆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水墨技法来表现新时代中国工业建设场景的作品。在画面的透视上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采用了西画的焦点透视;在题材上,则选取了劳动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在色彩上,以钢铁厂极具代表性的红色进行表现,表现出工人热火朝天大炼钢铁的场面,极具时代特色。

抢修炉子快出钢
朱梅邨
1959年
142.5×56cm

《抢修炉子快出钢》为朱梅邨为其绘画成熟时期的一件作品,其画面构图选取了上海钢铁厂工人如火如荼炼钢的一角。在画面的近景部分,两名工人正在铲除废渣。顺着升腾的烟雾,将观者的视线转移到画面主体部分两名正热火朝天抢修炼钢炉子的工人身上,台下人的目光与台上的两名抢修工人形成了顾盼互动的关系。炼钢所产生的强烈火焰与炉子、工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突出了画面主体部分工人抢修锅炉刻不容缓的形象。画面远景部分以升腾的烟雾进行表现,衬托出工人热火朝天抢修炼钢炉的场景。

和火箭比速度
朱梅邨
1958年
166×92cm

《和火箭比速度》为画家朱梅邨完成作品《抢修炉子快出钢》后一年进行创作的,与《抢修炉子快出钢》相比,在构图上选取了较大的视角,画面中间偏右立有一根竖直的塔吊,作者以黄金构图法将画面分割为两部分。画面近景处整齐的堆放着炼钢材料,工人拉扯绳子的动态将观众的视线引向画面主体部分的炼钢炉。围绕着钢炉,工人们开展着一系列活动,有的在攀爬;有的在搬运材料;有的在搭建炼钢设备,好不热闹。在画面的远景部分散落着一些吊车、钢炉、脚手架烘托出炼钢工程之浩大。

为钢而战
张雪父
1958年
96.5×53cm

画家张雪父的《为钢而战》与朱梅邨的《和火箭比速度》为同年所创作的作品。在选景上,张雪父选取了炼钢车间的室内场景。其光影的表现方式由于受到炼钢火焰的影响,不同于传统室内光影的表现方式,其光源并非源于窗户和灯光,而是源于炼钢炉中强烈的火焰,耀眼的红色火焰与沉闷的墨色炼钢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近景部分整齐的堆放着钢材,画面主体部分的几名工人正在拉着钢炼好的钢铁前进,顺着道路的延伸将观者的视线转移到远处正在炼钢的工人及钢炉上。

谢之光早年跟随周慕桥学习人物画,后又进入上海图画美术院学习,从美专毕业后开始从事月份牌和广告牌的绘制,月份牌的绘制融合了中西画风,要求画家在造型准确的基础上发挥绘画天赋,这无疑对其人物画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月份牌”的任务繁忙,但其对中国画的追求从未停止,谢之光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接触中国画,吸取青藤、八大、石涛众家之长,在技法和表现形式上不拘泥于常规,在艺术上又有卓见胆识,将西方的透视观念融入中国画的笔墨语言,故在其国画作品中既能窥得前人的踪迹又有其独特的艺术气质和个人特征。

东方红号客轮
谢之光
无年款
140×357cm

1966年开始,为了向伟大领袖表达敬意与爱戴,长江航运公司的客货班轮,全改为“东方红”加编号命名。《东方红号客船》便是谢之光在60年代参观考察“东方红号”客轮建造时的创造。此画将西方风景与中国山水结合的重要探索,画面中大到巨型客轮,小到人物、海鸟无不透露出其西画的透视观念。画面描绘了东方红号客船停靠在码头,工人们围绕其有序开展活动的场景,在高大的客船、器物的衬托之下,人物显得十分渺小。画面采用横向构图,视野开阔,对于有着巨轮和起重机两个庞大主体、客船周围复杂的脚手架、众多的人物及周围杂乱的物体的描绘,谢之光以简练的中国画笔触概括主体内容,以干湿浓淡的笔墨变化以及冷暖色调的对比渲染物体,使众多物体显得和谐统一。

 

东方红号客轮  局部

谢之光将描绘重点放在客船、起重机及其周围的船只上,以线条为主,采用粗细均匀的线条勾勒船只、机器设备细节,并用赭石、石青、石绿、花青等色淡淡晕染,客船上挂有“总路线万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红色条幅,客船下彩旗飘扬;相对而言,人物的刻画则更为简洁,简单勾勒人物外形,并以赭石、花青渲染,画家准确地抓住这一劳动瞬间,用画笔记录下此刻的忙碌景象;相比于对近处景物的细致描绘,谢之光直接以淡赭色渲染远山,并点染树木,画面虚虚实实,生气盎然。

在上海建设的热潮中,许多建设工地都留下了画院画师们的身影,他们把这个时期中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转变成中国画的新表现主题,不仅吻合了新中国文艺思想,也呼应了建设新中国的时代主题。在此过程中,画师们也就传统的国画艺术如何改革展开了讨论和探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的现实主题中国画便产生和发展了起来,成为20世纪50至60年代主题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饮水思源
丰子恺
1962年
35×28cm

展览从若干件作品中遴选出部分线上展出,作品展示了党的奋斗历程,表现了画院画师们对党真挚的情感、对革命历史的缅怀、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自豪。画师们的创作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现实相结合,在艺术风格与精神文化的融合上不断达到新高度,用作品凝望党史、敬仰英雄。

革命圣地延安
胡伯翔
1962年
116.5×58cm

东方的曙光——中共一大会址
陆俨少、谢之光、唐云、方增先

无年款
102×63cm

这些中国画作品回顾了党的辉煌历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革命圣地和优秀共产党人的风采;画师们在创作时饱含真挚的情怀与担当,既融入对祖国建设的情感,又与当时的时代合拍,在构图和笔墨语言上不断创新更迭,艺术化地展现党的光荣历史和不朽功勋,将党史知识与艺术审美融为一体。一件件绘画作品汇聚成伟大的时代画卷,艺术之美和历史节点“跨界”融合。

龙华春浓
江寒汀、孙祖勃
1959年
91×51cm

[资料来源:上海中国画院]